top of page

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

已更新:2022年8月7日



有些兒童會是專注力不足、有些是過度活躍症,有些是兩者都有。暫時發現男童比例比女童高,同遺傳、母親於懷孕期間吸煙或酗酒、嬰兒出生時有沒有受創傷等,可能都有關聯。


父母在照顧有特別需要的子女,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,需要付出更多心機和體力,年幼的子女又未必明白父母的用心,如果父親和母親在管教上意見不同,雙方會更加感到無助、無力。此時父母可以怎樣做呢?


父母可以先了解什麼是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,明白子女不是特登想和你作對,他們是患者。試想想,當一個人生病時,是不是需要食特定的藥,接受特定的治療方法,才能對症下藥?當小朋友患上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,也需要對症下藥,他們比較特別,除了吃藥外,每一位小朋友需要不同的訓練和心理治療,因為他們每一位都是獨立的個體,有個別需要。


基本上,當小朋友患上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,因為他們的集中力有限,父母可以

(1) 協助年幼兒童把需要處理的事項或功課細分為不同項目,好讓他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能完成;

(2) 給予簡潔直接的指示,讓他們明白要做什麼;

(3) 對於年幼的子女,父母可以加插圖畫咭或動作,增強他們視像接收;

(4) 不宜同時給予多於一個指令,他們比較難同時處理多於一個指令;

(5) 對兒童來說獎勵和懲罰,是改善行為的一個有效方法,但不宜太物質化,也不宜用體罰 (如他們喜歡玩手機,減少他們玩手機的時間,是一個很好的懲罰方法);

(6) 最重要是培養他們的興趣,大部份研究指出,他們在音體美其中一方面或多方面會比較優秀,如菲比斯用過盛的體力於游泳上,取得了十分成功的成績,天生我才必有用;

(7) 適當地讓兒童放電,消耗他們的體力。


父母在面對子女,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、無助、失望,父母除了關注子女外,也要關注自己身心發展。因為父母是子女最後的盾,家就是城堡,當子女遇到麻煩,最後也會回到城堡找父母的支持。所以當父母感到壓力時,可以找人傾訴,舒緩情緒和壓力,避免自己受到壞情緒影響而倒下。


不論子女或父母受到情緒困擾,可以找受過輔導訓練的專業人士協助,他們會運用不同心理學或輔導理論,特別是同理心作回應,不是一般朋友之間的傾談。有健康的心理發展,才能好好地照顧自己和別人。


參考資料:

1)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– 家長教師實務手冊, 香港小童群益會

21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